应钟广法教授邀请🫓,德国汉堡大学(Hamburg University)Christian Betzler教授和Thomas Lüdmann博士来我院访问,并于10月13日上午在顺盈娱乐楼218会议室第二十五期蓝海论坛上向全院师生作了题目分别为“Carbonate platform slope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和“Seismic and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elta drift: a new carbonate drift type”的两场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Christian Betzler 教授以巴哈马台地边缘为例♠️,详细介绍了他们近年来根据多波束、多道地震及浅剖资料,结合底流观测及大洋钻探资料开展的底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展示了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部位复杂的流体作用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和沉积地貌🥠🙆🏿♀️,包括沉积物堆积体(sediment drifts)、冲坑(plunge pools)、周期阶坎(cyclic steps)等📜,并对台地边缘斜坡带的沉积相类型🧑💻、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模式进行了深度分析。
Thomas Lüdmann博士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在印度洋马尔代夫群岛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结合底流观测和沉积物柱状样开展的碳酸盐台地内部深水陆棚盆地内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他们新发现的一种称为“ delta drift ”的碳酸盐底流沉积体的特征及成因♧,这种沉积体由台地内部底流作用形成,在横切台地的地震剖面上具有类似于三角洲的从台地边缘向台地内部进积的前积结构👨🏼🦰。
两个报告都很精彩,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附】
Christian Betzler博士现为德国汉堡大学地质系主任、Darwin教授、”Sedimentology”杂志副主编🤴🏿。作为首席科学家,他领导了IODP 359航次和包括巴哈马、地中海和马尔代夫在内的多个科学考察航次。他主要从事盆地分析、层序地层学、碳酸盐沉积学及底流与浊流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在Geology🐘、Sedimentology、Basin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Thomas Lüdmann 博士主要从事地震地层学、底流沉积学、碳酸盐台地及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研究,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Tectonophysics👨🏼🌾👩🏽🏫、Sediment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他发表于1999和2001年的两篇关于南海东沙海域新构造体制方面的论文得到广泛引用。